#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原标题:关于安迪·沃霍尔,你可能不知道的10件事
安迪·沃霍尔,波普艺术的领军人物,20世纪最出名的艺术家之一。他将媒体、大众消费领域的符号引入艺术创作,塑造了《金宝汤罐头》《玛丽莲·梦露》等一个个鲜明而又富有冲击力的形象。他将艺术带进大众视野,打破了高雅与通俗之间的界限。
此外,安迪·沃霍尔也十分热衷于社交和大众传媒,所到之处,从不缺少噱头和话题。和大多数名人一样,这位明星艺术家的一生也同时伴随着声望和质疑。除了最被大众谈论的创作之外,本文总结了有关于安迪·沃霍尔的10个信息点,希望能帮助你更全面地了解安迪·沃霍尔的艺术人生。
01、信仰
1928年,安迪·沃霍尔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的一个普通工薪家庭。父母是捷克移民的后裔,父亲在钢厂当工人,母亲是个家庭妇女,他们都是天主教徒。成长于这样一个虔诚的拜占庭天主教家庭,安迪·沃霍尔终其一生都保持着去教堂的习惯。安迪·沃霍尔的艺术中强调重复性,这也许源于他在天主教会中所做的不断祈祷。
精神性的层面在沃霍尔晚期的作品中也得到体现。1968年,作家瓦莱丽·索拉纳斯因剧本丢失而对沃霍尔连开数枪,然后转身离开。虽然这次枪击后,沃霍尔捡回了一条命,但还是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很大冲击。他晚期的作品中,精神性以及对死亡恐惧的线索越加清晰。“迷彩”“罗夏墨迹测试”等系列作品体现了沃霍尔对全新的非具象美学的零星探索,以及他对“崇高性”这种超越自然的宏伟力量的兴趣。
02、草根”的逆袭
成名后的安迪·沃霍尔常常被名流环绕,觥筹交错,高朋满座。但其实早期的他生活非常拮据,可以说和我们今天的任何一个“打工人”没有什么差别。
安迪·沃霍尔大学期间
1942年,沃霍尔的父亲去世,父亲生前非常希望安迪继续接受大学教育。所幸的是,1945年,沃霍尔被卡内基理工学院(现在为卡内基梅隆大学)录取。他是家中第一个高中毕业生,大一时差点挂科,但在一位教授的帮助下参加了暑期班。在那期间,沃霍尔还曾在卡车上帮助哥哥贩卖水果和蔬菜。他抓住每一个机会,为现场的顾客画草图。正是这些草图帮助他的成绩被重新评判,而且还为他赢得了一小笔奖学金。在另一个暑假,他为一家著名的百货公司制作展示橱窗,这也奠定了他后来商业插画师的基础。
安迪·沃霍尔为杂志绘制的插画
大学毕业后,仅20岁的沃霍尔来到纽约寻求机会。带着口袋里仅有的200美金,沃霍尔搬进了纽约东村一间没有热水供应、满地蟑螂的肮脏公寓租住。靠卖画维生在早期并不顺利,但他很快就凭借天分在商业插画师领域获得了声誉,并以广告艺术家的身份生活了十多年。期间,他获得了许多奖项,被认为是一个非常天才和成功的商业艺术家。他的客户包括纽约几家高级百货公司,并同时为《Vogue》和《时尚芭莎》工作。这段时间,他都和妈妈一起住在纽约东村,陪伴他们的,还有几只名叫“山姆”的猫咪。
安迪·沃霍尔在纽约
03、作为摄影师的沃霍尔
安迪·沃霍尔
除了绘画之外,安迪·沃霍尔也是一位十分高产的摄影师,他在一生中拍摄了数千幅作品,并且一直热衷于采用最新的摄影技术。自从在1976年买下一台美乐时35EL相机后,沃霍尔便跟它寸步不离,他甚至说:“还剩几卷胶片要洗,这是让我起床的好理由。”
安迪·沃霍尔将镜头对准那些名流巨星,连同着他们的魅力、美丽、浮夸、孤独……当然,也有镜头下这样的自己。这些肖像照为艺术家的丝网肖像创作提供了素材。随着纽约名流争相订购他的人物肖像照片,这项工艺为他带来了巨大收益。之后,沃霍尔开始尝试黑白照片,尤其是对现成品与自然物体的重复再现。这些自然风格的影像目前在Instagram和社交软件上随处可见,同时也对包括沃尔夫冈·蒂尔曼斯和尤尔根-特勒等摄影师产生了影响。
安迪·沃霍尔的摄影是对社会的一种不加过滤的观察,可以视为美国社会和价值观的缩影。
04、关于“银发”
安迪·沃霍尔
关于银发,沃霍尔曾在自传中有过一段颇为有趣的叙述:
我曾以为年轻人比老年人有更多感情上的问题,所以我希望自己能活得久一点,这样就不会有这些问题了。但我观察周围的人时发现,看上去年轻人有年轻的问题,而看上去老的人有老的问题。而“老的”问题对我来说比“年轻的”更好解决。于是我决定变成一个灰色的人,这样就没人能确切知道我的年纪了。
他甚至煞有介事地列出灰发的三个便利:
1.我将拥有比年轻的问题更好解决的老的问题;
2.每个人都会对我年轻外表留下深刻印象;
3.我将从年轻人的责任中解脱——又或偶尔堕入老年状态或古怪行为,但没人会说三道四……
所以他在二十三四岁的时候就染了一头灰发。
05、安迪·沃霍尔并不自己创作?
安迪·沃霍尔在“银色工厂”
安迪·沃霍尔在1963年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他将其内部用银色锡箔纸和银色油漆装潢,并将其命名为“银色工厂”。沃霍尔监督他的艺术工人们在“工厂”里制作版画、海报、鞋子、书籍或是其他的产品,包括“工厂”电影的摄制。工厂同时也是艺术家、电影明星、摇滚歌手、社会名流、文艺青年们聚集的场所,为他带来源源不断的社会曝光。
1974年,沃霍尔将工作室搬迁到联合广场的另一边,并正式摒除“工厂”这个称呼,改称为“办公室”,也取了一个公司的名称,即安迪·沃霍尔企业,简称AWE。正式完成他的企业化经营模式。
“银色工厂”的派对
安迪·沃霍尔的工作室曾经历四次搬迁,但沃霍尔耗费大量精力在其中从事创作的,只有前两个时期。包括在他遭受枪击住院的整个期间,他的“工厂”也能运转自如。他写道:我意识到,原来我实际上已经拥有一个充满活力的事业。就算我不在场,它也可以自己运转下去。从那时起我便决定相信“商业”是最好的艺术。
安迪·沃霍尔的15分钟《第一季》, 1986
在今天,像这样工业化的运行方式已经屡见不鲜,譬如我们所熟悉的艺术家杰夫·昆斯,达明安·赫斯特等等。艺术的工业化生产同样也涉及到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一个分野,即艺术不再是只是天才灵光一现的唯一产物,它更像是艺术家观念和创意的承载,以工业化的、机械复制式的方式生产出来,从而在各个领域发挥着它的不同效能。
06、安迪·沃霍尔共创作了多少版画?
“成为安迪·沃霍尔”展览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1
安迪·沃霍尔的作品在市场上主要流通的以版画为主,据有关数据显示,沃霍尔共制作了448个独立版本的印刷品,既包括单个作品,也包括作品组合,如《金宝汤罐头》《玛丽莲·梦露》等,它们分别有不同的颜色分别。另外据估计,沃霍尔及其助手总共创作了85311件有版数的作品(不包括纸上丝网印刷)。沃霍尔的许多印刷品都有200或250版,而其它比如为慈善募捐活动制作的Mildred Scheel系列则是15或20版的小版本。版画的稀有性、制作年份、大小、状况以及是否有签名、颜色的流行都会影响作品的价格。
“成为安迪·沃霍尔”展览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1
07、安迪·沃霍尔的市场行情
安迪·沃霍尔 《银色车祸(双重灾难)》
作为最成功的商业艺术家之一,安迪·沃霍尔长期占据市场头筹。据artprice2020年度艺术市场报告显示,2020年,安迪·沃霍尔成交总额1.15亿美元,成交量1576件,稳居全球艺术家前十。安迪·沃霍尔目前的最高成交记录是创作于1963年的《银色车祸(双重灾难)》,于2013年以1.054亿美元成交。2017年,沃霍尔的一幅《毛主席》由亚洲藏家以9,850万港元(1,260万美元)竞得,创下当时西方当代艺术品的亚洲拍卖纪录。
安迪·沃霍尔《三幅自画像》
最近的成交热点是在6月24日,NFT拍卖平台BinanceNFT联合波场TRON和APENFT基金会举办“Genesis”主题NFT拍卖会,拍卖品包括安迪·沃霍尔的《三幅自画像》生成的NFT作品等多件重量级艺术大作。消息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多方关注,《三幅自画像》上线首日不到2分钟就拍出了252万美元竞拍价,最终以28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
08、版权争议
挪用和复制的创作手法也为沃霍尔带来了很多争议。譬如近两年比较受关注的普林斯肖像案,沃霍尔在创作中使用了林恩·戈德史密斯在1981年拍摄并授权给《名利场》杂志的一张著名音乐家的照片。戈德史密斯指责沃霍尔的画侵犯了她的照片,并提出了侵犯版权的反诉讼。该案于2019年作出了有利于沃霍尔基金会的判决。2021年3月26日作出的二审法院判决则推翻了原审判决,认定沃霍尔的作品保留了戈德史密斯照片中的基本元素,没有明显增加或改变这些元素。沃霍尔基金会打算对这一最新决定继续提出上诉。
林恩·戈德史密斯(左)和安迪·沃霍尔(右)描绘的普林斯
从法律角度而言,一件作品至少需要符合“合理使用”或“转化性” (根据美国最高法院的说法,如果一部作品“添加了新的东西,有了进一步的目的或不同的特征,用新的表达、意义或信息改变了第一部作品,那么它就具有了转化性”。),才不易构成侵权行为。但具体到实际而言,需要考量的因素还有很多,可以说见仁见智了。
事实上,早在1964年,面对记者提出的“有人质疑其作品并非原创”的犀利提问时,安迪·沃霍尔就曾表示:“没错,我同意,我的作品并不是原创。”
谈到“挪用艺术”,确实容易引发很多争议,包括创作目的、作者权、版权、艺术价值等。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经过“挪用”过后的作品,确实给创作主体赋予了全新的观看视角,观者能得到完全不同于原物件和原作品的初衷和感知。这层“变异”在今天日新月异、琳琅满目的视觉文化中,提供给了学术、市场、收藏一剂新鲜的血液。
09、安迪·沃霍尔曾创办了一本杂志
《访问》杂志
安迪·沃霍尔对媒体的兴趣不仅限于电视、电影领域,他对杂志也情有独钟。他在1969年创立了《访问》,这是一本与艺术家和流行文化巨头自由对谈的前卫刊物。在沃霍尔负责出版的那段日子,《访问》杂志有明确的视觉定位,甚至被形容为“流行界的水晶球”。1987年沃霍尔去世两年后,《访问》杂志被一家房地产和新闻巨头Brant收购。令人遗憾的是,2018年,《访问》杂志由于多年来所谓的财务危机和一连串针对该公司提起的诉讼而宣布停刊。
10、安迪·沃霍尔的北京之行
1982年,波普大师安迪·沃霍尔受香港实业家肖永丰之邀首次造访中国。出席香港I Club开幕后,他意外地获得了一次前往北京旅行的机会。虽然安迪·沃霍尔引领的波普艺术浪潮已经席卷西方世界,但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沃霍尔只是一名普通游客。
在北京的短暂旅途中,沃霍尔在故宫、长城、天坛、碧云寺、北海公园、颐和园和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等历史文化景点按下快门,他将镜头对准景点的告示牌,街头的狮子造型垃圾桶等毫不起眼的细节。
安迪·沃霍尔在北京
1980年代初的中国,千篇一律的蓝色和绿色制服,沃霍尔看到了他痴迷的波普美学。北京充满了复制、一致性、“几何倍数的乘法”。“我喜欢中国文化胜过喜欢我们的文化。它更简单。”
沃霍尔的北京之行拍了一千多张照片,从这些影像中,我们不得不感慨这位波普大师与北京、与中国的奇妙渊源。
2021年7月3日至2021年10月10日,UCCA呈现展览“成为安迪·沃霍尔”。这是迄今为止,传奇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艺术人生在中国最为全面的呈现。展览从匹兹堡安迪·沃霍尔美术馆的馆藏中精选近400件作品,其中包括首次于安迪·沃霍尔美术馆之外展出的摄影作品和文献物品,特别聚焦于安迪·沃霍尔身为摄影师和实验电影制作人的艺术实践。
作者:凡琳
来源:艺术商业
图片来源:UCCA、网络
编辑:IPRdaily王颖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青年有为!寻找2021年“40位40岁以下企业知识产权精英”活动正式启动
报名!2021年「涉外专利代理高级研修班【重庆站】」来啦!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媒体,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人才。汇聚了来自于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长型科技企业的管理者及科技研发或知识产权负责人,还有来自政府、律师及代理事务所、研发或服务机构的全球近100万用户(国内70余万+海外近30万),2019年全年全网页面浏览量已经突破过亿次传播。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艺术商业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