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清明草长莺飞,春色正美。外出踏春之际,无数春天的美味,从泥土里开始生长,而你是否留意到这一路春色之中,隐藏着的那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夏了冰
又是一年清明节,万物生长,天清地明。大自然焕发勃勃生机,是希望,也是新的开始。清明节除了带有先人寄托思念、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之外,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
清明草长莺飞,春色正美。外出踏春之际,无数春天的美味,从泥土里开始生长,而你是否留意到这一路春色之中,隐藏着的那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香椿,浓烈与清新的交织
香椿,是一种名字看起来温文尔雅,但实际上锋芒毕露的蔬菜。硫化物带来的类似大蒜、洋葱的气味,交织着清新愉悦的花草香,让香椿的气质如此独特。在《舌尖上的中国》的讲述里,中国,是世界上唯一食用香椿的国家,最早的食用记录可以追溯到唐代。
香椿,又名香椿芽、香椿头等,是香椿树的嫩芽,被称为“树上蔬菜”。香椿可炒、可炸、可拌,香椿炒鸡蛋,香椿煎饼、香椿炒腊肉、凉拌香椿等都是春季餐桌上常见的美食。临近清明,香椿也正当时。
在山东省淄博市的张庄镇,张庄香椿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为淄川乃至淄博特色农业的一张闪亮名片。张庄香椿,又称红香椿,因叶芽颜色呈棕红色而得名。以这一地理标志产品为抓手,当地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超市”的生产经营模式,创建加工厂,打破了香椿采摘、加工的传统模式,与高校进行合作,通过研制,开发了脱水香椿、速冻香椿原浆、香椿酱等袋装和瓶装一系列香椿产品。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巩店镇是远近闻名的“香椿之乡”,已有一千余年的种植历史,巩店香椿也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具有“色鲜、味美、无丝、脆嫩”等特点,小小的香椿叶经过精深加工成了特级茶叶、香椿芽酱菜、香椿罐头等。据了解,巩店镇目前有香椿树180多万棵,规模香椿园200多个,年产香椿芽40多万公斤,年创产值近2000万元。目前,当地正在利用招商引资平台,在香椿产品深加工上做文章,完善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按照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路打造“香椿之乡”的品牌。
北京房山的上方山香椿,也因品质出众而闻名。曾经是皇家贡品圣水峪的香椿历代驰名香气十足,品质极优。这里香椿的香味不同于柔柔的花香,香气更为浓烈。作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当地为保证上方山香椿的有机品质,坚持其自然生长,并大力探索香椿深加工,香椿芽茶,香椿酱,椿红米酒、香椿蘑等一系列的香椿深加工农产品应运而生。据统计,上方山香椿地域保护总面积2万亩,生产面积3000亩,年产值300万元。
乡村文化传承了数千年,香椿从树梢枝头到无数中国人的餐桌上,人们品尝香椿,在“吃春”中品尝这股春天的既温柔又浓烈的气息。
青蒿,从山野走向世界
春风染绿山坡,这正是做社饭的大好时机。据清代《铜仁光绪府志》载:“三月清明前后数日......先于社日扫墓,以野菜和饭祀之,谓之社饭。”清明前后,社饭祭祖,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如今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仍保留着制造社饭的习俗,而其中的重要原料便是青蒿。
青蒿,是一种在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砂地、山谷、林缘、路旁等地生长的草本植物,也是一种知名道地药材。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青蒿具有抗原虫、抗菌、调节免疫、抗辐射、降血压、抗热应激等作用。最广为认知的当属青蒿素的故事——50多年来,屠呦呦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从青蒿中提取出抗疟特效药青蒿素,这是中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重庆酉阳,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青蒿生产基地,全球八成的原料青蒿产于这里,也是全球青蒿素高含量的富集区,平均青蒿素含量高达8‰,享有“世界青蒿之乡”的美誉。酉阳青蒿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被列入首批中欧地理标志保护清单中。据统计,2022年,酉阳青蒿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年产1万吨,产值1.09亿元;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年产值约1.2亿元。
以青蒿为支点,当地正在聚力打造青蒿凉茶、青蒿牙膏、抑菌乳膏、洗发水等十大衍生产品,打造青蒿国际化中药产业,建设中国传统医学内涵与现代化技术共生的国际知名品牌,加快构建百亿级青蒿全产业链,推动“世界青蒿之都”向“世界青蒿名都”转变。
从春天的山野之间长出来的这株青草,它在酉阳的土地上生长,但在世界的舞台上闪光。无数人们在青蒿上倾注心血,从古代草药科学到现代科学研究,这株青草将中医文化发扬光大,也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了中国良方。
春笋,土里冒尖藏鲜美
吃过春笋,才知春之味。清明前后,就到了竹林里的春笋破土冒尖的时候了,这时候的笋往往肉质鲜嫩、美味爽口,被誉为“菜王”,又被称为“山八珍”。
位于杭州市的临安是“中国竹子之乡”,竹笋产业一直是当地农业农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其中,最为出名的因早春打雷而得名的天目山雷笋,具有壳薄肉肥,色白质嫩,鲜中带甜,清香松脆的特征。同时,天目山雷笋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而这一地理标志产品,也成了当地实践产业富民的助推器,当地种植雷笋40万亩,创造了6亿多的产值。
埔田竹笋,是广东揭阳市揭东区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所产的竹笋基本是麻笋,它块头肥大,是稀有的食用笋品种,享有“岭南山珍”美称。吃起来甘甜爽口,在当地各类餐馆里,笋菜争奇斗艳,是食客去当地必吃的山中美味之一。目前,当地深耕竹笋特色产业,高标准抓好品牌打造,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据统计,埔田镇麻竹笋种植面积3.3万多亩,产量11.6万吨,产值12.54亿元,已成为支撑群众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在崇州市文井江镇大坪村,全村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荒坡土地上都栽种了牛尾竹。这是一个以盛产牛尾笋而闻名的村子,每年清明前后,就是村民们收获牛尾笋的季节。这儿也是牛尾笋的唯一原产地,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牛尾笋生长在海拔800—1500米的区域,味甘、微寒,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利膈爽胃等功效。
安吉竹笋、井岗竹笋、尤溪绿竹笋、都江堰方竹笋、崇阳雷竹笋......这些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春笋,带着暮春的气息,从沉睡的土地中破土而出,成为清明前后人们餐桌上的一道道美味佳肴。
艾草,从小草到大产业的成长
清明的美食里,最广为人知的就是青团。弹弹软软的青草的独特芳香,包含着丰富的内馅,自诞生以来就与清明节紧密联系在一起,而青团的“青”便来自于“百草之王”——艾草。
清明的艾草全株具有浓烈香气,在中医理论里,被认为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也常备用于制作艾灸,通过燃烧艾草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热刺激,以达到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散布在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的艾草,被称之为蕲艾。据记载,中国艾草有一百七十余种,被称作“艾叶”的同属植物超过二十种。只有生长于蕲春的艾才称蕲艾,它和别处的艾草不一样,仅叶大而厚,而且精油含量、总黄酮含量等17种有效药用成分含量均比其它艾草高出一倍以上,早被公认为“地道药材”,已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对当地而言,一株小小的艾草更是成就了综合产值和品牌价值均超百亿的蕲艾大健康产业,成为湖北有名的农业产业化特色产业,是地标中医药振兴产业,文化助力产业的范例。据统计,当地蕲艾产品研发涉及18个系列1000多个品种,拥有准、械、消、妆字号132个,蕲艾系列注册商标近4000件。
除了蕲艾之外,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艾草还有南阳艾、汤阴北艾等。从春天的一株简单的小草衍变成千百种健康养生用品,延续不断的创新不断赋予艾草新的生命力。
清明节的历史和传统,历经千年仍然流传,而这些从土里生长起来的植物,不仅带着人们对时令的感知,也寄托着希望的生长、文化的传承。当独属于春天的这股味道在口齿之间融化,追忆的思绪也许就会被这股熟悉的味道带回脑海中。
(原标题:清明踏春,你留意到这些地理标志产品了吗?)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夏了冰
编辑:IPRdaily辛夷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注:原文链接:清明踏春,你留意到这些地理标志产品了吗?(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人才。汇聚了来自于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长型科技企业的管理者及科技研发或知识产权负责人,还有来自政府、律师及代理事务所、研发或服务机构的全球近100万用户(国内70余万+海外近30万),2019年全年全网页面浏览量已经突破过亿次传播。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